工作动态
文化建设
媒体聚焦
公告公示
加工
器件
测试
奇思妙想
项目公布
交流与合作
搭建交流平台,助力联动协作,破解科技传播与信息不对称难题,进一步提升科技宣传工作效能
近日,科技厅支持的“光谱调控基地”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承担单位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研发的被动降温“黑科技”,为防暑降温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最近,四川冲上了“热搜”。动辄35℃以上的高温让市民大呼热得“遭不住”。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四川省科技厅支持的“光谱调控基地”建设项目本月通过验收,其科研成果正为防暑降温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3月30日,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迎来了2025年试运行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研学,来自马边彝族自治县中学校的近百名师生赴科普基地开展为时一天的研学活动。该科普基地于2024年5月16日挂牌建立,是西南地区以光电主题为特色的科普基地,目前已建成“光电科技馆”、“互动体验区”、“互动实验区”三个主要功能区近3000平方米的科普场所。青少年可在基地内系统地了解光学及光电技术发展的历程,亲身体验光电技术产品给生活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化,还
3月21日,来自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及四川书云虚实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光疗领域专家到访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共同探讨马君显教授的光电理疗仪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双方围绕“光与生命健康”、科研协作、成果转化等议题展开座谈。实验室参会代表介绍了实验室发展历程、核心研究方向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动态。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科技部主任周东升分享了医院在光学技术与诊疗方面的实践经验,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科研部
3月19日,华工激光三维五轴产品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胡军巍到访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胡军巍先生一行参观了兴隆湖实验室微纳研究中心,实地了解了中试生产平台建设情况。座谈会上,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实验室微纳光学元件加工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胡军巍介绍了华工激光的企产品线布局以及设备对高端光学元件的需求。双方围绕着激光先进制造在汽车制造、深海空天、能源材料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的应用及技术
寻求合作机会,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月19日,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陈冕一行赴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考察交流。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了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情况、大科学装置项目的最新进展和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在公众科普方面的创新举措。陈冕表示,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科学装置不仅是科研的重要工具,也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丰富的科普资源,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期待双方在开
作者:罗先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光量子计算机模拟图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激光器示意图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人类对光的探索贯穿了整个文明史。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这一概念不再局限于光学仪器的制造,而是以光子为核心,深度融合能源、信息、生物、量
第十一届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学术会议(AOMATT2025)定于2025年7月20日至22日在成都召开。会议邀请众多名家演讲,专题学术报告,张贴报告专场。录用论文收录在美国SPIE国际会议文集序列暨其数字图书馆中,EI检索,全球出版发行。会议旨在通过广泛的学术和信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开拓研究方向,推动光学-制造科学与技术研究。
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四川省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四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月5日-9日,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第二期《激光雷达中的光学应用》课程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顺利举行。来自上海、南京、广州、苏州、重庆等地的高中学生在为期5天的课程中,完成了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科技产品观摩等系列学习。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新年伊始,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全体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迅速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全力冲刺“开门红”。
1月26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召开2024年总结2025年工作部署大会,实验室负责同志全面总结2024年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A glimpse of laboratory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南地块)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海创园)
Special Column
地址:四川省天府新区科智路999号(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邮箱:tfxlll@xlll.cn